我们已经学完了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请你和兰兰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兰兰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
药品 |
实验现象 |
① |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② |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③ |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她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她选择的依据是 。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因此她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她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振荡
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比
瓶与(填"
"或"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能与
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 |
30mL |
20mL |
12 mL |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铝土矿 (主要成分
)
B.钾长石(主要成分
)
C.赤铁矿 (主要成分
)
D.磁铁矿 (主要成分
)
(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 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A. |
铁锅 |
B. |
铜导线 |
C. |
铝箔 |
D. |
黄金饰品 |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
具有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③ 金属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保护和回收利用。
黄铜(铜锌合金)用作弹壳的制造。现有一批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弹壳,处理这批弹壳可以制得硫酸锌和铜,其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收集资料】弹壳上的锈主要为
,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弹壳中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a.写出弹壳上的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固体D为。
铁生锈探秘
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B、D实验中铁生了锈,而A、C实验中没有明显的现象,仔细分析这4 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方案
对照实验指除了一个变量外,其他的量都保持不变的实验.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ABCD实验代号)和变量.
第①组对照实验,变量.
第②组对照实验,变量.
第③组对照实验,变量.
(2)解释数据
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
时间/小时 编号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A |
0 |
0 |
0 |
0 |
0 |
0 |
0 |
B |
0 |
0 |
0 |
0.3 |
0.8 |
2.0 |
3.5 |
C |
0 |
0 |
0 |
0 |
0 |
0 |
0 |
D |
0 |
0.4 |
1.2 |
3.4 |
7.6 |
9.5 |
9.8 |
导致B、D实验装置中导管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3)获得结论
根据本实验,你认为导致铁生锈的物质有;能加快铁生锈的物质是.
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
并探究
与过氧化钠(
)的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
,
发生反应: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装置
制取
的优点是.
(2)装置
的作用是吸收
中混有的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
的作用是.
(4)装置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3实验:
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
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 (组长)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溶液和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査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 (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