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诗经》三个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
| 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
| C.风是民间的歌谣 |
| D.雅和颂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面图表,判断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997—2011年期间内,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
| 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
| 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 |
| 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
| 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 |
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
|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 |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期间 |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
|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
|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4250 |
100% |
||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