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1)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羟胺(NH2OH)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          ,羟胺熔沸点较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较强的               
(3)Fe2+与邻啡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形成过程如图1)中,配位数为        
(4)根据价层互诉理论,C1O4空间构形为           
(5)铁能与氮形成一种磁性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则该磁性材料的化学式为       
B.生物柴油是高级脂肪酸甲酯,可由油脂与甲醇通过取代反应(酯交换,生成新酯和新醇)得到,用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步骤如下:
①将三口烧瓶和锥形瓶做干燥处理,先向三口烧瓶中加入20g菜籽油,再称取40g正已烷(约61mL)。
②称取甲醇4.6g(约5.8mL)放到锥形瓶中,然后称取0.2g氢氧化钠固体并使之溶解,然后加到三口烧瓶中。
③如下图所示安装三口烧瓶。

④恒温水浴加热,使温度保持在60—65℃左右,搅拌1.5—2h。
⑤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三口烧瓶,静置、分液,上层
为生物紫油,正已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
⑥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4次。
⑦将水洗后的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蒸馏,温度保持在
120℃左右,直至无液体蒸出后,烧瓶中剩余的液体主要即为
生物柴油。
(1)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2)正已烷的作用是          
(3)图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4)步骤⑤分液,用到的主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写名称)
(5)确定步骤⑥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6)酸价(1g油酯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的测定
a. 称取均匀试样Wg注入锥形瓶中,加入石油醚—乙醇混合液25mL,摇动锥形瓶使试样溶解。
b.滴入3滴酚酞,用0.100 mol/L KOH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且保持30s不消失,消耗KOH溶液VmL。
则该生物柴油的酸价为          (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分析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Q1,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共6分)实验室欲配制100mL 0.5mol/L的Na2SO4溶液,试回答:
(1)实验中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圆底烧瓶C.100mL容量瓶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2)配制时应称取Na2SO4g;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C.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D.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E.定容时俯视液面

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
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
Ⅰ.(1)ClO2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的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Ⅱ.实验室也可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2)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4)测定ClO2(如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通入ClO2的质量m(ClO2)=。(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5)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的ClO2含量应不超过0.2mg/L。若饮用水中
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某还原剂,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某同学要对某溶液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含有NH4Cl和ZnCl2,下面是他做完实验后所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写出其空白处的内容:
(1)

实验目的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检验Cl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



含有Cl
2.检验NH4+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



含有NH4+
3.检验Zn2+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氨水
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又溶解
含有Zn2+

(2)根据以上的实验报告,关于滤液的成分,他的结论是:滤液中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锌
若想从滤液中得到溶质固体,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蒸发(加热浓缩),, 过滤。
若要将所得的溶质固体中的物质加以分离,可用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