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关闭活塞开关,一段时间后,测量左侧水柱上升量,获得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1的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 。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 。
(2)若装置图的烧杯中加入CO2的缓冲液,则表1获得的数据代表的是 (填“真正光合用强度”或“净光合作用强度”)。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有氧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 。
(4)根据表2数据分析回答:
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较高温度更为敏感。
②温度为 条件下,有机物积累量为0,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植物根尖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
③在答题卷相应坐标系中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速率,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及CO2的转移方向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在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
(2)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________mg;将该植物叶片光下移到暗处中,叶绿体的RuBP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_。
(3)如图所示曲线中b、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点对应________;c点对应________。
右图是需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
(1)依次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在该场所产生的最终产物是 _________________。需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可知,需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 阶段,场所为__________;
(4)如果无氧气供应,酶母菌细胞内C6Hl20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酶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温度、
PH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0C和750C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0C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乙。
(5)图C表示了下列哪一种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 ]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右图为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__________。
(2)若这是人的大腿骨骼肌细胞,此人长跑运动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因为在此细胞的__________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
(3)若此细胞能产生抗体,则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4)与结构⑧形成有关的是[ ]______
(5)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起作用结构是[ ] 。
(6)此图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7)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与该细胞的结构不同之处是 。
(8)该图细胞结构只有通过____________才能看到
某课题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微生物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方式
|
装置 |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
测定值含义 |
Ⅰ |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是悬浮液各1mL |
① |
细胞呼吸O2的消耗量 |
Ⅱ |
② |
等量蒸馏水 |
③ ![]() |
(2)将Ⅰ、Ⅱ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前三组实验所用微生物种类相同,第四组实验是微生物是乳酸菌),60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
||
组别 |
Ⅰ |
Ⅱ |
|
第一组 |
液滴向左移动 |
液滴不移动 |
④ |
第二组 |
液滴向左移动 |
液滴向右移动 |
⑤ |
第三组 |
液滴不移动 |
液滴向右移动 |
⑥ |
第四组 |
⑦ |
⑧ |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