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上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写溶液名称),吐蛋的原理是 。
全品中考网
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得到的溶液呈紫色。在小烧杯B中加入20mL浓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如图所示)。过几分钟,看到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1)你认为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假设1: ;
假设2: 。
(2)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你的假设(简述操作方法):
验证假设1的实验: ;
验证假设2的实验: 。
(3)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结论是 。
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是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图中a、b两级分别是电源的极和极。
(2)气体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说明气体B能够;气体A能够,火焰呈淡蓝色,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气体A遇明火会发生。
(3)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4)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 分解成______和 ,它们再重新组合成 和 。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
可行的实验方案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猜想① |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猜想② |
果肉表面变色。 |
|
猜想③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
猜想④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
猜想⑤ |
温度高的先变色。 |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1)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否一定是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才仕实验学校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为1、2、3、4、5号,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在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内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 |
1 |
2 |
3 |
4 |
5 |
现象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号瓶与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3)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要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即可,你认为调整后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