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
|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 |
|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
|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
| 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 |
| 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
|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
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 A.引进西方学说 |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
| C.提倡文学革命 |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 B.洋人发明的火车 |
|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①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②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④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