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CO2和 ![]()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CO2和N2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过量紫外光是一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动植物健康的光污染物,某研究小组对“紫外光辐射量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
紫外光辐射剂量(J/m2) |
实验后酵母菌数量(个/ml) |
A1 |
0.2 |
27×104 |
A2 |
0.8 |
26×104 |
A3 |
X |
14×104 |
A4 |
2.0 |
10×104 |
A5 |
2.6 |
6×104 |
(1)表中X的值应为,原因是。
(2)该实验还需增设一个辐射剂量为J/m2的培养皿,原因是。为使实验方案更科学严密、实验数据更准确,还应对该实验作怎样的完善?。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两个)。
(4)若将酵母菌置于培养条件适宜、容积恒定的某种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稳定在16×104个/ml左右,则该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传递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 ]_________。该器官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兴奋通过该结构时,信号转变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作用。若激素①表示雌性激素,则物质b是__________,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激素①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的活动以及g、h的形成,即影响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3)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该细胞分泌的激素②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和膜蛋白B表达。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膜蛋白合成的场所是,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
(2)若已知A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选填“能”或“不能”)确认基因A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理由是。
(3)假设花色与两对蛋白质的关系如下:
蛋白质 |
A、B同时存在 |
只有A或者B |
没有A、B任何一个 |
花色 |
红花 |
蓝花 |
白花 |
若将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
(4)已知一开蓝花的植株,花色由A控制,现要确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则应选择开白花的植株与之杂交。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Y点的含义是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 移动,Y点将向 移动。
(2)Z处植物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 ,若此时突然停止光照,C02供应不变,
则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会 。
(3)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若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假设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时我们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其中 是自变量。若实验中每隔15min改变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4)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
||||
5×10-5 |
5×10-4 |
5×10-3 |
|||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 |
2.47 |
2.97 |
9.28 |
||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 |
0.54 |
0.43 |
0.27 |
① 以上方案有一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由上表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原因是 。
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表明,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 ](填序号和名称)提供的能量,表明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2)甲细胞中由(填序号)构成生物膜系统。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 ](填序号和名称)。
(3)图乙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图甲是人的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乙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甲图中[ ](填序号和名称)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