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本文作者是 代 ,文章出处是《 · 》。 (3 分)
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项为之强 (2)鹤唳云端
(3)鞭数十 (4) 徐喷以烟 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请你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
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幸:希望。④诣:到,谒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子亡马几何时()
(2)而自挽车去()
(3)顾而谓曰()用“/”给划线句子断句(断一处)。
心 知 非 是 解 以 与 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的品质,表现了“马主”的品质。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 ()(2)是非木杮()
(3)不亦颠乎 ()(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A.乐亦在其中矣 。 |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C.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D.其此之谓乎。 |
纪昀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
赛跑定案(7分)
有老姥1遇劫于路,唱贼2。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3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4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5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人为逐禽之禽:
②乃俱送之乃:
③可二人并走走:
④盖因贼若善走善: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真贼也,何诬人乎?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符融是个的人。(1分)
论语(节选)(12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常用作代词,说说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对象。(2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3)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翻译句子。(4分)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分)
阅读《虽有佳肴》,完成问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
(1)不知其旨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学学半()
(4)是故古之王者() 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