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近代欧洲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B C D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淞沪会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存在,反映了()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 B.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 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作出了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