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辨误区,请你对下面有关生活的认识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评价。
(1)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
(2)铅笔芯中含有金属铅,对人体有害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
实验1 |
实验2 |
|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Ⅲ.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Ⅲ.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
|
|
|
现象 |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
固体几乎不溶解 |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 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醛等产品。
(1)尿素[CO(NH 2) 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2)生产甲醇(CH 3OH)
①"捕捉"CO 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 2溶解于甲醇,得到CO 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
②用"捕捉"CO 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渊琳、孙小凡等,原文有删改)
方便面是很受欢迎的速食品,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方便面含盐超标
我们知道,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g,长期过多摄入可能引发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经检测,每包方便面评价食盐约3g.
传闻2:方便面的面饼五分之一以上都是油
专家建议常人每天摄入油量不宜超过25,长期高油脂摄入会导致高脂血症等疾病,研究人员将90g油炸型方便面面饼研碎,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醚(C 2H 5OC 2H 5)作溶剂浸泡,提取、分离,得到的油约20g.
传闻3:吃方便面胃里面会形成一层蜡膜
有传闻称碗装方便面的面碗内有一层蜡,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产生危害,事实上,面碗内的耐热防水材料是聚苯乙烯,不是蜡,泡面时,聚苯乙烯的释放量远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0.04mg的安全摄入量.
传闻4:吃一包方便面要解毒32天
人们担心面饼中食品添加剂BHT(油脂抗氧化剂)危害健康,BHT每天的最大可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3mg,我国相关标准规定,食品中油脂中BHT的添加量不超过0.2g,因此,就算每天吃5包方便面,摄入的BHT也不会超标.
传闻5:面饼不会变质
事实上,面饼中的油会发生酸败而变质,产生"哈喇味".过氧化物是酸败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会加速面饼的变质,如图是不同条件下,某品牌方便面中过氧化氢(与过氧化物含量成正比)的测定结果.
用不同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测定,变化规律类似.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图和健康食用方便面已有心得.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 g.
(2)测定面饼中油含量的操作包括 (填序号,下同)
A. |
将面饼研碎 |
B. |
用乙醚浸泡 |
C. |
加热 |
(3)判断传闻3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
(4)方便面不开袋时,影响其过氧化值的因素有 .
(5)下列关于方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剂 |
B. |
食用时,调料包应酌量添加 |
C. |
包装袋破损会缩短保质期 |
D. |
食用时,尽量搭配蔬菜. |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
(2)D的一种用途是 ;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