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4 |
3 |
1.7 |
9 |
2 |
4 |
5 |
1.7 |
15 |
3 |
4 |
8 |
1.7 |
24 |
4 |
6 |
5 |
2.4 |
15 |
5 |
8 |
5 |
3.0 |
15 |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无关,随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定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不相同),理由是:
下表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记录(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1)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此时水的沸点为℃;当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升高/不变/降低)。
(3)修正好数据后,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4)李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说出一条即可)
温度计的使用: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②。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那么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在“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乙: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1) 小文同学采用右边的电路来验证猜想甲,他选择串联电路的理由是,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
(2) 实验中小文除通过观察比较两灯泡的亮度来比较两灯泡功率的大小,还需要收集的数据是。
(3) 探究出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小文猜想 :“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向老师借了一些定值电阻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R/Ω |
5 |
10 |
15 |
20 |
30 |
I/A |
0.2 |
0.2 |
0.2 |
0.2 |
0.2 |
U/V |
1 |
2 |
3 |
4 |
6 |
P/W |
0.2 |
0.4 |
0.6 |
0.8 |
1.2 |
表二
R/Ω |
5 |
10 |
15 |
20 |
30 |
I/A |
1.2 |
0.6 |
0.4 |
0.3 |
0.2 |
U/V |
6 |
6 |
6 |
6 |
6 |
P/W |
7.2 |
3.6 |
2.4 |
1.8 |
1.2 |
根据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小文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没有规律可循。
请你分析表一和表二后,对小文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
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对支持面压力大小的有关因素,小汇同学用形状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重物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重物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改变重物与支持面的接触面积,用传感器测出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表一重物放在水平面上 |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质量(千克) |
1 |
1 |
1 |
2 |
2 |
2 |
3 |
3 |
3 |
接触面积(厘米2) |
4 |
5 |
6 |
4 |
5 |
6 |
4 |
5 |
6 |
压力(牛) |
9.8 |
9.8 |
9.8 |
19.6 |
19.6 |
19.6 |
29.4 |
29.4 |
29.4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汇将重物放在一块长薄板上,观察到图(a)所示的现象,将薄板的一端抬高,使支持面倾斜,观察到图(b)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初步判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与支持面的倾角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④在进一步的实验探究中,小汇测出了斜面的倾角θ(注:倾斜的支持面称为斜面),如图(c)所示,并改变θ继续实验,同时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重物放在斜面上 |
|||
序号 |
10 |
11 |
12 |
质量(千克) |
1 |
1 |
1 |
斜面倾角 |
θ1(=0°) |
θ2(>0°) |
θ3(>θ2) |
压力(牛) |
9.8 |
7.8 |
7.0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0、11、12,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佳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佳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变阻器的滑片放置于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经思考,小佳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17所示一致。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安。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8安。请根据小佳同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表格.(注意: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电阻计算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电压(伏) |
电流(安) |
电阻(欧) |
电阻平均值(欧) |
1 |
||||
2 |
0.20 |
|||
3 |
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