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董仲舒 |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 |
称号 |
思想家 |
|
籍贯 |
福建泉州 |
主要思 想主张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抨击道学,反对礼教 |
生卒年 |
1527—1602年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A.评议国政是非 | B.宣扬理学道统 |
C.培养科技人才 | D.引导地方风俗 |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A.法家 | B.墨家 | C.儒家 | D.道家 |
从下边材料可见当时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