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0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 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 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意思。(2分)
①引喻失义 义:
②天下之大义也 义: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
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刑:罚 |
C.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赐:恩赐 |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道理 |
将选文中画“ ”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你的建议:
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右备容臭(chòu) B烨然若神人(yè)
C缊袍敝衣(wēn) D以衾拥覆(jīn)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③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④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尝稍降辞色。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本文作者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口技》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无敢哗者 (huá ) | B.遥闻深巷中犬吠(fèi) |
C.絮絮不止(xù) | D.夫齁声起(hān)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满坐寂然 (2) 夫叱大儿声 (3) 既而儿醒(4)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文中开头“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中连用4个“一”,有何用意?(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鸿儒(rú) | B.苔(tái)痕 | C.德馨 (xīng) | D.案牍(dú)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有仙则名()②无丝竹之乱耳()
③无案牍之劳形()④往来无白丁()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孔子云:“何陋之有?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与情趣?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①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注释】①骜:同“傲”。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一日三至弗得见( ) (2) 桓公曰:不然。 ( )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
B.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 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
C.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我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
D.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么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
齐桓公之所以赢得了许多国君相率而朝,是因为他能够“”(用原文回答),表明齐桓公是一个的人?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 |
B.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