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口技》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无敢哗者 (huá ) B.遥闻深巷中犬吠(fèi)
C.絮不止(xù) D.夫齁声起(hān)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满寂然    (2) 夫大儿声  (3) 既而儿醒   (4)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文中开头“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中连用4个“一”,有何用意?(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深入不毛(  )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恐托付不。愿陛下托臣以计贼兴复之 B.谓为然。欲大义于天下。
C.将军宜枉驾顾。辍耕垄上。 D.由是先主遂诣亮。由是感激。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
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受命和。(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后面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今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亡:死国:
(2)为天下。唱:(3)陈胜、吴广皆当行。次:
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秦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用它来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C.与臣而将四矣。译文:加上我已经有四个人了。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呢?
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哪两个?
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觉得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胡亥诈为受始皇诏,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今汝与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蒙恬不匡正,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裨将王离。”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之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匡正:纠正。②裨将:副将。③发书:打开诏书。④系于阳周:关押在阳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以兵裨将王离”中“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桃花源记》)
B.神情与苏、黄不(《核舟记》)
C.引凄异(《三峡》)
D.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陛 下 居 外 未 立 太 子 使 臣 将 三 十 万 众 守 边 公 子 为 监
《陈涉世家》中说扶苏多次劝谏皇上,本段选文中哪句话印证了它?

乃行卜。卜者知其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卜者知其意指:
(2)乃丹帛曰书:
(3)固怪之矣以: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二、文言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3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
填出〔甲〕文空缺处。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① 故有所不
② 纵子有,不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4 分)
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