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与研究。
(1)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毒液体,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贮运过氧化氢的试剂箱上最适合粘贴的一张标识是____________(从上图中选填字母序号)。

(2)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由气体发生装置开始)_________(选填字母A~E);
②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nO2可以连续反应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
④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
质为人类服务,请从物质两面性的角度,说说你对氧气的认识(各举两例)。(本小题答对
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应用氧气
隔绝氧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见图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见图2)。

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 丁:氢气;
同学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同学丙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

某化学小组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进行了相应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及下面实验,回答问题:
(1)溶解性对比实验将已收集满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呈现下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①;②

(2)化学性质的对比
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部分装置已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与D现象接近;B与E现象相同;C与F现象差异很大,C仍为红色,F红色逐渐褪去。

①D装置内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②E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③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方法是
(3)实验反思:
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相同之处是

A.能溶解于水
B.能与水反应
C.是有毒的气体
D.与Ca(OH)2反应的产物中有难溶于水的物质。

②若将一定的活性炭投入到装置C中的试管内,红色也可褪去,它与F的原理区别是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验证碳酸钙的性质的同时,探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

①C中的现象是(15)。装置 B的作用是(16)
②实验后小组同学对E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E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 ③碳酸钙
【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一定量的E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17)。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18)
③如果A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克,则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探究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木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CO、CO2、H2和H2O。
【查阅资料】a.浓硫酸可作干燥剂。b.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实验过程】设计实验装置如下:(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假设每个装置里的药品足量,反应充分)。

①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由此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H2O气体;
②通过观察装置D、E中的现象后,为了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装置C中的试剂是(13)。为了证明CO气体的存在,装置F中试剂是 (14)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甲乙两位同学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并对生成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模拟炼铁的原理可能是(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初步分析得知,黑色粉末B的成分是一种或两种单质。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20)
乙同学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含有(21)
【实验探究】
(1)验证甲同学猜想的实验装置(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上述实验装置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Ⅰ的作用是(22),当看到Ⅰ中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后,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是(23)
(2)为验证乙同学的假设二成立,请你设计实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物理方法(24)


假设二成立
化学方法(24)


假设二成立

【交流反思】对甲同学实验存在的缺陷,甲乙同学一起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