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
①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②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闾(lǘ)里:乡里。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夫人荻画地 (用) B.教以字(书籍)
C.因而抄录(有时) D.其稍长(等到)

翻译句子                                                  
 惟读书是务。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处慎其所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喷以烟(慢慢地) B.与善人(房子)
C.数十(鞭打) D.如入鲍鱼之(店铺)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相同的两项是

A.如入鲍鱼肆见藐小
B.是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丛草为林
C.项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D.久而不闻香必细察纹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从《童趣》这故事中,你认为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处慎其所》中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读了这段话后的感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桃花源记》选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陶侃惜谷
《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类)
C.汝既不(田地)
D.执而之(用鞭子打)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豁开朗数年恒不一见
B.大惊蒙始就学
C.执而鞭何陋
D.戏贼人稻出淤泥不染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选文(一)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选文(二)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解释下列划线词
(1)日光下 ()(2)悄怆 ()
(3)水尤清()(4)斗折蛇行()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的一项是()

A.清:水尤冽以其境过 B.可:不知其源明灭
C.而:潭西南望乃记之 D.以: 卷石底其境过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请从景物描写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
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
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
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
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 余幼时即学_________________(2) 送之_______
(3)自谓可兵十万。____________(4)有土寇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分)
(2)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2分)
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________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
郁而死的原因是打败仗和___________
乙文中的刘羽冲是怎样的人?(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①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②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③;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①径:一直。 ②预:事先。 ③阳却:装着退却。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未战阵()②以寡当众()
必以奇胜()④士卒皆其教()
与“使之出战”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具答之(《桃花源记》)
C.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时虏人谓青为 “天 使”
翻译下面句子。
(1)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合选文,说说狄青战斗取胜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