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熔点5.5 ℃,沸点267.4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作为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1)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
量乙醇的原因是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   
作用是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    
锥形瓶外还有          ,           
(4)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
降的原因可能是                                 

(5)用金属钠可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简述实验现象与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3I2+6OH+5I+3H2O; 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
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把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Na2S2O3 B.AlCl3 C .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外还可能含有。若要确认其中的,应选用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溶液

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外还可能含量有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2)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3)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选填序号)。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5)如果气体Y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实验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些列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2)由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定管内盛放某种液体。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3)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

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碳酸钠固体与盐酸制二氧化碳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试剂
分离方法

硝酸钾(氯化钠)
蒸馏水
重结晶

二氧化碳(氯化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苯(苯酚)
浓溴水
分液

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③④

(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下图所示)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请写出碳酸钠的一种用途         
(2)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3)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4)该流程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添加顺序是: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已知: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MnCl2。②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3Cl2+6OH5Cl+ClO3+3H2O。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②该兴趣小组用100mL 12mol/L盐酸与 8.7g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_____g。
(2)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下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①图中曲线I表示______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3)为了提高Ca(ClO)2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请你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