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卷2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张乖崖的做法从本质上是为了
A.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邵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
A.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
B.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
C.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
1787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体确立了( )
A.联邦制原则 | B.人民主权原则 |
C.权力制衡原则 | D.两院制原则 |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国王 | B.议会 | C.内阁 | D.最高法院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国家元首直接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