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体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制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慕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说明康有为为什么主张“近采日本”?
(3)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功绩?什么政治势力的统治“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4)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见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在新航路开辟的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一次伟大的航海壮举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的主要原因。
(4)如何理解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使叛乱各州失去战斗力,林肯政府于1862年发表重要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各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该宣言的发表是南北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结束。
材料二: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多个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什么?它的发表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北战争的作用。
(3)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有很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材料中你认识到什么?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图1物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图2物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三: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了哪一种政治体制?(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4分)

九年(l)班同学开展“原子能(核能)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并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说史]

材料二:[问题探究]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结束。
材料三:[学以致用]
观点: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
请问:
(1)上图人物在20世纪初创立了哪一理论,为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李佳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你同意李佳的看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列举所学知识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验证“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 剑…这一观点。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 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 000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国名______;所在军事集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名______;所在军事集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该举措有何重要意义?
(3)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