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制度?他在哪个朝代产生的?
2、概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3、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并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终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驱除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这一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所指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条约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
(3)“赔偿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4)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詹天佑、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文化领域里的重要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人的主要成就
(2)这三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读图并简答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这三幅画面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一、二人物分别是谁?
(3)图三反映的事件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读材料并简答: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请回答:
(1)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其主张是什么?
(2)上述材料的主张开展的运动是什么?其必然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