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0年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
——中新社伦敦2010年5月11日电
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实际向谁负责?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
秦孝公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材料二商鞅变法规定,“编民为什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又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他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则重者无从至矣”。即对轻罪严厉处罚可以杜绝犯重罪。
“燔史书而明法令”。认为“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必至贫弱。”还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说成了“六虱”,反对个根据这六种情况授予官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及游手好闲致贫者,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
回答:(1)根据材料一,扼要分析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原因。
(2)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依据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简要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8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
——《百年接力留学潮》
材料二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煮酒论史)
——《百年接力留学潮》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
回答:(1)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9带和第10代留学教育的高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主要目的地不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中学历史教学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回答:
(1)据上述材料,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弘扬的基本理念。
材料二
(2)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用来启迪民智、传播西学的武器。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其理论宣传的各自特点和实践结果的不同。
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图片资料蕴含着大量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图片,完成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示书籍的写作主旨是。
(2)据图二指出三民主义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图三所示书籍的出版有何意义?
(4)图四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为当时主流思潮的人文主义的含义,
简要说明图五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的深刻影响。
(5)图六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勃兴。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和发展,请你为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他不朽的名言。
(1)普罗塔哥拉的这一名言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这是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残破雕塑(见右图)……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降的欧洲文明》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