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但还没有完成,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主题:诗句中的历史知识
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
左面的诗句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历史?
海面未收功一战,
总归虚度掷黄金。
“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百日求新为图强,
挽救危亡看康梁。
为挽救危亡康梁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其性质是什么?
中山更要建共和,
天下无人奉君王。
左面的诗句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中日建交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近代中国已经有以俄为师的思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对苏联的模仿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使新中国度过了最初的难关,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许远远大于它的好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终于开始了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具体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列宁所说“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指哪次革命?
(2)材料二中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对苏联的模仿”使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是谁使中国开始“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他为此作出了什么具体行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

“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不过200多年前,他也是一个受英国奴役的国家,在获得独立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又进行了一场艰巨的战争。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两次战争,美国的现在是什么样还很难说清楚”。
据此回答:
(1)、材料中美国发展史上的“两次战争”指的是什么?这“两次战争”中领导美国人民赢得胜利的杰出人物分别是谁?
(2)这“两次战争”中颁布了哪些重要文献?
(3)这“两次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他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他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主要是指谁的什么伟大贡献?
(2)材料二中的“发明大王”是谁?他的最伟大发明是什么请列举这一时期开发的两种新能源?
(3)材料三中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哪个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些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顺序错一个,不给分)图三和图四分别以什么为动力机器?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英德等列强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材料二: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材料四:战争损失统计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30多个
15亿多
3000多万
3400亿元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英、德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哪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战争的性质如何?
(2)材料二中的事件我们称之为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与一战的关系?
(3)通过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和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们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郑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会停止分裂。”
材料三:“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
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文件是在哪次战争中发表的?请写出这一文件的名称?
(2)材料二中林肯所说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是指当时美国的哪两种经济形式?这一状态是以哪一场战争来结束的?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件?与它同时颁布的另一文件叫什么?
(4)上述材料所提到的两场战争都是具有什么性质的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