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2年,李鹏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说: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并不安宁。
材料二: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回答:
(1)材料一中“旧的格局”指什么?“新的格局”又指什么?
(2)哪些因素使“天下并不安宁”?
(3)“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分我们应当怎么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南宋和金的对峙 动荡的中东地区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32分)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
(1)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什么重要政治制度的内容?
(2)它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诸侯应承担哪些义务?该制度的实施在西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分)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札记·礼运》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__________(人物)开始的。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_____________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______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天下者莫若尧舜,选贤能以禅让,太平大同之民主也。
——《孟子微》
材料二

材料三据《旬子·行效》载:周初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有管、蔡、鲁、卫、晋、燕等53国,异姓诸侯有齐、宋、楚、越、陈、杞等10余国。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推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出由这种制度产生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3)夏商两朝覆灭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给后世君主提供了什么启示?
(4)根据材料三周初实行什么制度?有何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论语》
材料二战国形势图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2)材料中“桓公九合诸侯”最重要的一次在哪个地点?
(3)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从中你能提到哪些启示?
(4)写出图中① 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写出发生在A处的战役名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1)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成语故事名称。科网]
(2)他采用什么方法取得成功?这个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3)材料二介绍了哪一个成语典故?其中的“苦心人”是谁?
(4)材料二反映了他怎样的作为?他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