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 端(填“左”或“右”).
(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均无偏转,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这可能是由于 _断路造成的.
(4)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几组数据描成图乙所示的图象,则该电阻的阻值R= Ω.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还想测量一段电炉丝的电阻Rx,可是在连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都已损坏. 于是小明就利用刚才已测得的定值电阻R,重新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 请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只闭合开关S1,
; .电阻表达式:Rx= .
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利用它可完成电学的两个重要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5Ω,电源电压用二节干电池组成)
(1)利用这电路图可完成本学期的两个重要的测量实验是:
①;实验原理是:;
②;实验原理是:。
(2)在完成上两个实验时,为了使测量更准确,你认为电压表的量程用;电流表的量程用。
(3) 实验开始时,变阻器滑片P应放在处。其目的是。
(4)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一些小组的同学发现了电路故障,主要是有下表列的几种情况,请你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批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 |
|
① |
灯较暗,两表示数较小,移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
|
② |
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
|
③ |
电流表指针向左边偏转 |
|
④ |
调节变阻器,发现灯变亮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
(5)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共得到下表中的ABC三组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U/N |
2.0 |
2.5 |
2.8 |
I/A |
0.22 |
0.25 |
0.26 |
R/Ω |
|||
P/W |
①小施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你认为小施同学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②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某小组同学用实验小车去撞击同一木块来研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的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利用了DIS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撞击木块后与木块一起向前滑动,该同学借用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进一步探究动能与所测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表中最后一列中。
实验 序号 |
小车质量 (千克) |
小车速度 (米/秒) |
木块滑动距离(米) |
小车速度的平方 (米/秒) 2 |
1 |
0.20 |
0.7071 |
0.2 |
0.5000 |
2 |
0.40 |
0.5000 |
0.2 |
0.2500 |
3 |
0.60 |
0.4083 |
0.2 |
0.1667 |
4 |
0.20 |
1.0000 |
0.4 |
1.0000 |
5 |
0.40 |
0.7071 |
0.4 |
0.5000 |
6 |
0.60 |
0.5773 |
0.4 |
0.3333 |
7 |
0.20 |
1.225 |
0.6 |
1.5000 |
8 |
0.40 |
0.8660 |
0.6 |
0.7500 |
9 |
0.60 |
0.7071 |
0.6 |
0.5000 |
(1)本实验进行多组实验的目的是。
(2)若用0.80千克的小车进行第10次实验,当小车的速度是米/秒(结果精确到0.0001)时,木块滑动的距离与第9次实验相同。
(3)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发光.此时,一同学不小心把L1的玻璃外壳打破了,结果L1熄灭,L2却更亮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提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开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小明认为猜想一是不正确的。小明判断的理由是.
(2)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了二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两表的读数是怎样?。
(3)实验发现两个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说明猜想二也不正确.你认为L1熄灭、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
A.L1电阻变大 | B.L1电阻变小 | C.L2电阻变小 | D.L1功率变大 |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
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
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