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个“它”指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一边倒的方针 | C.求同存异 | D.独立自主的原则 |
我国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官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
|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
| 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 |
| D.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
|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三省六部制 |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
| C.郡县制度 | D.行省制度 |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
| 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 B.秦律严苛细密 |
| C.皇权至高无上 | D.丞相独揽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