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
提出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实验设计:小梅同学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其他实验器材如图。
![]() |
进行实验:⑴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⑵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AB间电压/V |
BC间电压/V |
AC间电压/V |
1.4 |
1.4 |
2.8 |
分析论证:
⑴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
⑵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他的猜想 (填“相符”或“不相符”)。
交流评估: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⑴ ;
⑵ 。
小明用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和四根合金丝等器材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的?
答: .
(2)现有几根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8 |
0.8 |
B |
镍铬合金 |
0.5 |
0.5 |
C |
镍铬合金 |
0.3 |
0.5 |
D |
镍铬合金 |
0.3 |
1.0 |
E |
锰铜丝 |
0.3 |
0.5 |
F |
锰铜丝 |
0.8 |
0.8 |
小明在实验中所用四根金属丝应选用上表中的(用编号表示).
(3)如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完成这一实验,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所用电路图.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上运动.
(1)某次实验中,物重为1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0.5m,重物上升的高度为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0.8N.则拉力做的功是 J,机械效率为 %.
实验次数 |
重物的重力大小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重物沿斜面移动的距离l/m |
重物上升的高度h/m |
机械效率η/% |
1 |
2.0 |
1.51 |
0.80 |
0.40 |
66.2 |
2 |
2.5 |
1.89 |
0.80 |
0.40 |
66.1 |
3 |
3.0 |
2.26 |
0.80 |
0.40 |
66.4 |
(2)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在斜面倾角不变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重力(选填 “有关”或“无关”).
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0 |
1.5 |
2.0 |
3.0 |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4)分析上表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 .
某同学根据下左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电压表应用法来选择量程。
(2)当它按电路图连好实物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L1,或 L2。(选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后,测了三个位置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如右上图所示,请完成下表。
电压表接入位置 |
ab |
bc |
ac |
电压表指针位置 |
a |
||
电压值 |
|||
结论 |
李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Ⅰ.如甲图所示,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Ⅱ.如图乙图所示,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乙图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2)选用甲图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__的关系,理由是两球________相等,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能越大。
(3)选用乙图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