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木块运动快慢的因素,他将一个木块从斜面上静止释放,当撞上金属片时,测出所用的时间,再算出木块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表是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测得的数据,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运动距离s;
(2)在四次实验中,木块的平均速度都是 m/s,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木块从斜面滑下的快慢与木块的 无关.
| |
试验次数 |
木块质量/g |
运动距离/m |
运动时间/s |
| |
1 |
100 |
1.000 |
0.8 |
| |
2 |
150 |
1.000 |
0.8 |
| |
3 |
200 |
1.000 |
0.8 |
| |
4 |
250 |
1.000 |
0.8 |
小红在做“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但粗心的小红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
帮小红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次实验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值Rx是Ω.
(3)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现用该电路来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滑动.(选填“左”或 “右”)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把表所示,第1 2 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的甲、乙、丙所示.
|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W有用/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 1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72.7% |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 3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1)第3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
(2)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第1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1 2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自重力大小有关.
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计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
(1)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3)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
某小组同学试图探究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的大小v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v可能与斜面的倾角θ、斜面材料、物体的质量m三个因素有关,于是选用:一长方体木块、100克砝码片(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进行试验。按图所示,将木块平放在斜面顶端,木块由静止下滑,用传感器测得其到达底端时的v。改变相关条件,多次试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试验序号 |
θ |
斜面 |
m(克) |
v(厘米/秒) |
| 1 |
20° |
A |
200 |
245 |
| 2 |
20° |
A |
300 |
245 |
| 3 |
20° |
B |
200 |
153 |
| 4 |
20° |
B |
300 |
153 |
| 5 |
25° |
A |
200 |
307 |
| 6 |
30° |
A |
200 |
358 |
| 7 |
35° |
A |
200 |
v7 |
| 8 |
40° |
A |
200 |
438 |
| 9 |
45° |
A |
200 |
470 |
①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_____________无关。
.②分析比较试验序号1、5、6、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木块,平放在长度相同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试验序号7中:v7__________
厘米/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完成上述试验后,有同学提出新的猜想:v可能还与物体跟斜面的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应选择下图中________与(a)进行对比试验[选填“(b)”、“(c)”或“(d)”],即可得出初步结论。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_______状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________作为平面镜;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________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