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自强”指的是什么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4分)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4分)
(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2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l20个自治县(旗)。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你认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个方面,2分)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请谈谈这项制度的现实意义。
(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冲突。请举两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五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5)阅读上面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图一:高炉群;图二:花生亩产量13241斤)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何种的改造途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大改造的意义?(2点,4分)
(3)材料二图片现象出现于哪一场运动中?它导致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
(2)出现材料二中的情况时,我国正处于哪个时期?此事件到哪一年才结束?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个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
(4)在材料二这个事件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核心人物分别是?我们应从这个历史事件中的吸取什么教训?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 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
⑵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了哪项措施?
⑶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