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习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分。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                                    2分。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上蔽(           )  窥谷忘(       )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写出从视觉或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一组。2分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本文介绍的山水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地方?简要回答。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8分】
张元传(节选)
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阳郡守。父延俊,仕州郡,累为功曹主簿。并以纯至为乡里所推。元性谦谨,有孝行,微涉经史,然精修释典。年六岁,其祖以其夏中热,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
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节选自《周书》)
注:①释典,佛教的经典。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①“汝何为不肯浴()②是以收而养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译文:
(2)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
译文: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张元所做的三件事,然后结合张元所做的事对这个人作简要评价。(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7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服衣冠皆于齐 B.年之后度已失
C.邹忌八尺有余乃重岳阳楼 D.门庭市猛浪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与“吾妻之美我者”的“美”的用法不相同的是()

A.如鸣佩环心 B.宫妇左右莫不
C.渔人甚之。 D.父其然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阅读,完成11—14题。
方竹柱杖
[唐]冯翊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竹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方者也。(节选自《桂苑丛谈》)
【注释】①太尉:官职名。②浙右:浙江东部地区。③祗(zhī):恭敬。④空教:佛教。⑤筇(qióng):竹名。⑥朱方:地名。这里与前面的浙右同指浙江东部地区。
.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多空教所长,不甚以他事对:
②由是公而敬之:怜:
③昔有客筇竹杖一条 遗:
④至今之:宝:
.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两出镇浙右②老僧者熟祗接
B.①不甚对他事②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C.①由是公怜而敬之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①亟令取之,须臾至②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
②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寓意。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0—l4题。 (16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战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如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2)乃 诈 称 公 子 扶 苏、项 燕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1)将军身坚执锐(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4)尉果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导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分)
答:导火线:
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有① ② (只限每空4字)
、“”一句表达了陈胜敢作敢为,反抗权贵的反叛精神。

阅读文言文《马说》,回答7—11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③执策而()之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B.虽有千里能虽我死,有子存焉
C.不千里称也策之不其道
D.鸣之而不能通真无马邪?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伯乐喻指,集中抨击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作者借此表达了的心情。
.有人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