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卒,年六十一。卒后才逾月,齐丘党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 ”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 元宗不答,而心善之。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 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
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左右所谮:诬陷
B.元宗之怜:可怜
C.乃少瘳:病愈
D.每以直言物忤:触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机事多委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B.欲用为翰林学士自近臣具表闻
C.称疾纵酒,希复朝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其仇雠,不敢訾也相如驽,独畏廉将军哉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②首召见慰勉。③梦锡终日论诤。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
不得请。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
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
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
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

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 / 给下面划线文字断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题2分)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 已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愧谢,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鞠(审讯)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 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 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困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 对曰:“安有不识也?” 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
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因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本心也。”知州叹服。录事诣若水叩头愧谢,于是远近翕然称之。
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乃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劾:揭发罪状
B.留其数日不决狱:牢房
C.录事若水叩头愧谢诣:到……(拜见)
D.观其狱词耶孰:仔细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知州性褊急褊急:指气量狭小,性情急躁
B.当陪奉赎铜耳赎铜:指用钱赎罪
C.或为元谋元谋:原谋者。元通“原”
D.富民不胜榜楚榜楚:指刑杖拷打的痛苦

“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把案件压下了将近十天,知州屡次派人追去都不听
B.把他们留下来将近十天,知州屡次派人追去都不听
C.把他们留下来将近十天,知州一再催促都没用
D.把案件压下了将近十天,知州一再催促都没用

“微使君之赐”、“或从而加功”在原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如果不是你的恩赐 / 有人跟着当了帮凶
B.如果不是你的恩赐 / 或者从中得到好处
C.要不是您暗中恩典 / 或者从中得到好处
D.要不是您暗中恩典 / 有人跟着当了帮凶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钱若水在审理富民一案中不惧上司威逼、同事责难的一组是()
①若水固争不能得。②留其狱数日不决。③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④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⑤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⑥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下列是对本文中心内容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简介知州为人,后面则详叙富民冤狱及其平反的经过,前后鲜明对照,从而赞颂钱若水的高尚品德。
B.本文先写录事挟私报仇,制造冤狱,后写钱若水办案仔细,公正,不徇私情,人物鲜明对照,突出了钱若水的高尚品德。
C.钱若水办案认真,公正,注重调查研究,他暗中派人寻找女奴,终于弄清事实真相,释放富民父子,平反了冤狱。
D.钱若水办案认真,公正,不畏强御,注重调查研究,为人洗雪冤狱,不图报恩,不计功劳,为官清正,令人叹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共16分)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横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赢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后汉书·文苑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共责主人,而称鸿长者让:责备
B.鸿绝不娶并:全部
C.窃闻夫子高义,斥数妇简:直接
D.有顷,又去吴适:去,到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
①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③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④居庑下,为人赁舂;⑤七日而鸿不答;⑥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为人清高,不慕富贵,不少有势力的人家敬慕他的高尚节操,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
全都拒绝了。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D.梁鸿虽早有隐居之志,但也曾想谋个一官半职,最终还是在妻子孟氏的提醒下,才决心归隐。

请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进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律》,告叛者不反坐。”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己。迁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三朝实录。转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滹沱河水为真定害,起岩论封河神为侯爵,而移文责之,复修其提防,瀹其湮郁,水患遂息。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谥曰文穆。(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减)
注:①倒剌沙,人名②别里怯不花,人名③剀,切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济南徙:迁移。
B.有司具狱,都人肃然趣:通“促”,催促。
C.悉诬台臣上罔:迷惘。
D.丞相以为己忤:违逆。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的一项是()
①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②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③起岩即摄衣而起;④搏击豪强,不少容贷;⑤讽词臣言台章之非; ⑥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起岩是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和造诣极高的史学家。他为官刚直不阿,不惧权势,屡次为民请命;多次主持国史编修,亲自主持辽、金、宋三史的编撰。
B.张起岩有敏锐的洞察力。宁宗去世后燕南突发大案,他不墨守《唐律》,将诬告朝廷官员图谋不轨的男子治罪,稳定了民心,使京师的形势安定。
C.张起岩打击恶霸,造福百姓。在燕南廉防使任上,打击为害一方的恶霸,毫不宽容;又主持修治了危害百姓的滹沱河,平息了水患,造福一方。
D.张起岩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在担任修史总裁官时,有些史官故意炫才自以为是,编写内容失当,他依理修正,力求内容深刻丰富、理由充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2)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每小题3分)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柳宗元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江陵。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
吾不智,触罪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以智免,归江陵家:居住
B.问其业益习:熟习
C.触罪越、楚间六年摈:抛弃
D.其志以周于事蓄:怀有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惧禄养缓王蔽甚矣
B.出则信,入厚金就砺
C.后智免不赂者赂者丧
D.虽至于大富贵,又栗耶可胜道也哉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谋大概是唯一能“振吾宗”的人的一组是 ()
①谋在众少言,好经书②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③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④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⑤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⑥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中进士,两人又相聚,不过他随后又弃作者而去,担任广州从事。
B.对于柳谋去广州,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
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的“人”的名声,而柳谋的为人,是不能轻易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的。
D.作者觉得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无所作为,虽然感到惭愧、不安、悔恨,但事已至此,羡慕柳谋的做法也无济于事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
(2)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
(3)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