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重点是学习和宣传宪法知识。现在请你共同参与该活动方案的设计。
标语宣传
(1)请你为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知识宣传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知识竞赛
(3)①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出谋划策
(4)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你觉得还可以采取那些形式?(至少两种。2分)
活动反思
(5)参与这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你觉得会有哪些收获?
(1)请把左边的言或行与右边的心理品质准确地连线。(共4分)
(2)2012年3月,某校学生会对本校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需要父母帮忙整理房间,68%的学生早上起床需要父母叫醒,只有12%的学生能够做些简单的家务。这个调查结果警示我们中学生要注意培养什么能力?并请你教教这些同学该怎样培养这种能力?
(3)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韩国邀请赛上,由鞠柏安等12名学生组成的中国队取得了7金5银3铜的骄人成绩。可敬的特奥运动员,用他们的行动书写了自强不息的华章,令人动容,令人敬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那我们该怎样书写自强人生呢?
现象一:“正版”的模仿,“山寨”手机、“山寨”小品、“山寨”明星等层出不穷,早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对“山寨”现象,社会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山寨”现象深深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也有人认为,“山寨”文化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组装、拼凑换版、贴牌,俨然正版,充斥市场,成为某些消费者的新宠。
现象二:现在,一些青少年追求“个性”、“时尚”,穿古怪另类的服装,说“网络语言”,写“火星文字”,在他们看来,这样才较酷,才算“个性”。一种被称为“非主流”的文化在青少年中渐渐流行。
(1)“山寨”现象说明了什么?
(2)流行事物就像社会生活给青少年出的选择题。对此,我们该作出何种选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各种“流行”:追星、电脑算命、上网偷菜、练健美操、染发、穿流行时装……面对各种流行,小明和小敏的观点截然相反。请你评析小敏和小明的观点。
情景体验依法维权
嘉宾:陈律师、小吴、小黄、李师傅
小吴:同桌嫉妒我的成绩,故意散布我考试作弊,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心里虽很难受,但想想也就算了,身正不怕影子歪。
小黄:我很想上初中,可爸妈说初中别念了,回家帮他们照看生意,我也没办法。去年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帮爸妈的忙,生活觉得很郁闷。
李师傅:我的孙子今年才满周岁,自出生以来,一直在食用某奶粉。前些天听说“皮革奶”会致重金属中毒,我们赶忙带孙子去医院体验,检查结果发现有一点点超标,经医院治疗,现已没事。本想找相关部门讨个公道,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吴、小黄和李师傅的孙子的哪些权利分别受到了侵犯?
(2)假如你是陈律师,请为三位当事人如何依法维权出出点子。(任选其中一位作答,3分)
(3)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指出当我们在维权时应注意些什么?
15岁的小马是一个苦孩子,本应初中的他,由于家境贫穷,小学一毕业就打工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踏进内蒙古包头四十六中校门。没想到的是,学校爽快地接收了他,杂费、课本费都不用交,连食宿和生活费都免了。小马感觉像在做梦一样,觉得自己最幸福的人。
(1)小马能够回到校园说明了什么?
(2)他应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