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并写出该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完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完成:
(1)以上材料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______和________共同剿杀。
(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它们是何时开始侵略中国的?
(3)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完成:
(1)台湾是怎样被割占的?
(2)诗中“郑氏”指的是谁?“酷炎的夏日”指的是什么?
(3)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大搞“台独”活动。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 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请回答:
(1)图一是传说中谁的什么事迹?(4分)
(2)图二再现了后人对大禹的什么态度?(2分)大禹采用什么方法治理洪水?(2分)
(3)结合所学的内容谈一谈大禹治水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依据所学回答: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2分,各占1分)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