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乃伪睡以。          (2)不诬哉。   
(3)兽不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本文通过“狼子野心”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危急存亡之⑵俱一体⑶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B.欲报之于陛下也
C.愿陛下亲之信之 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文:
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并解释相应的意思。
答: 成语1解释:成语2解释: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工具。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则盐酪径归 ( )(2)吾为子所累( )
(2)不而出( )(4)遇一人过前(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越数日见(指代富人) B.问(指代刘先生)
C.出则锁(指代门) D.即解袍与(指代路上遇见的人)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
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竹取道()(2)不可久()
(3)佁然不动()(4)折蛇行()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联系短文谈一谈

汉明帝尊师
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释】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出 (限断三处)
上 自 为 太 子 受 《尚 书》 于 桓 荣 及 即 帝 位 犹 尊 荣 以 师 礼。
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太官、太医相望道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     
B.帝郁为侍中 策之不其道
C.良久去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悉以租入与之 人不知不愠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结合汉明帝和宋濂的行为,说说古人在尊师方面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夫韩、魏灭河曲智叟以应
B.秦王挠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C.与臣而四矣上使外
D.天下缟可以调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唐雎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唐雎出使不辱使命,他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