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词鉴赏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李白元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②幢幢:摇曳。
听说友人被贬,李诗用一个“”字,元诗用一个“”字,来表现对友人被贬的伤心、震动,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两首诗开头均写景,请结合具体画线诗句分别说说其作用。

阅读《登岳阳楼(其一)》,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一东”“一西”,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烘托了诗人登临时的悠闲、平静的心情。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
B.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C.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得过且过之感。
D.这首诗以虚写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阅读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完成下题。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⑴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时段相同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⑵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诗人想像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送给老师的歌
多少欢聚,
又多少离别,
汇集在你生命的长河……
多少忧愁,
又多少喜悦,
交织在你无怨的岁月……
日日夜夜,
你总做着希望的梦;
风里雨里,
你总唱着痴情的歌。
直到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直到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
记得蒲公英和七里香
开满夏日山谷的时节,
你背着我们
一一涉过涨水的小河;
记得鲜艳的红领巾
第一次飘荡在我的前胸,
你无声的目光
传递给我多少温热;
记得母校那一片美丽的绿阴,
在绿阴下,你喃喃地说——
我爱这春天,
更爱这每一片绿叶。
啊,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疼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期待,
多少嘱托,
你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你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勇敢的孩子们!
向着你们明天的生活……
这首诗应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请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赏析诗中划线句子“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老师是怎样的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