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李白                                  元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②幢幢:摇曳。
听说友人被贬,李诗用一个“          ”字,元诗用一个“          ”字,来表现对友人被贬的伤心、震动,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两首诗开头均写景,请结合具体画线诗句分别说说其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宋祁的《玉楼春》一诗,完成小题。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⑸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纹。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船桨,此指船。②闹:浓盛。
③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④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⑸持酒:端起酒杯。
⑴请结合加点的词赏析“縠皱波纹客棹”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⑵试比较下列两句诗中“闹”字用法的异同。
A.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各选项中的词语与诗歌感情无关的是()
A、依依惜别 B、赞美春光 C、及时行乐 D、留恋春光

阅读苏轼的《鹧鸪天》,回答第7小题。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7.⑴下列诗文与本文写作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请结合诗的内容赏析“细细”一词的妙处。

阅读古诗《乡村四月》,回答以下两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了春蚕又插田。
注释:①:才;同“采”,采摘。
诗中能体现乡村四月环境特点的词有哪些?

“闲人少”、“才了”和“又”等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古诗鉴赏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