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 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1)岁支备(       )          (2)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 (3)今大雪(       )          (4)臣之(        )
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面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辄(zhé):总是,就。③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④差(chài):同“瘥”,病愈。
解释下列划线词。
更录唐、宋人诗⑵铨每,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问曰
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出与文中“教之为吟哦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无案牍之劳形
C.唐人尚未盛为之 D.能以径寸之木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①。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衬垫。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人有盐负薪者() ②讼于官()
州纪纲()④负者乃伏而就罪()
以下句中划线的“之”与“使争者视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 B.主人处处款
C.至市,而忘操之 D.两狼并驱如故

翻译句子。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③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④!然亦殆矣!”
注释 :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
③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④相亡:一块儿灭亡。
解释划线的词
①君之!不及纣二日耳()②襄子,谓优莫曰()
③不亡何( )④能相亡!()
翻译
①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②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进行,语意深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面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互相邈(高) B.在昼犹(夜晚)
C.负势竞(向上) D.流飘荡(顺着)

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势竞上/至于者歌于途 B.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C.望峰心/北山愚公长 D.急湍箭/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纲领,“奇”“异”两字高度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特点。
B.选文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多角度展现了富春江两岸群山的美。
C.选文第二段描写水的静态和动态,动静结合,表现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传达出作者对名利的鄙弃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文言文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
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
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不敢以累他人 C.以中有足乐者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 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能尽以输官而民 赈:(2) 号难治 素:
(3) 去其桎梏而饮之 食:(4) 食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分)
⑵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