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一则《天价“采购门”频现,年底突击花钱?》的文章指出:“ 政府采购“大手大脚”现象近来似有层出不穷的态势。辽宁抚顺财政局花费2300元采购iTouch当U盘事件余音未了,又曝出黑龙江省公安厅采购一台电脑价格超4万元的大手笔,紧跟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政府又要以每台5万多元的价格采购两台豪华按摩椅。”
有网友针对政府采购门发帖说:“很多时候,政府出于工作需要的确可以购买一些高档设备,只要给出充分的解释,相信民众也不会反对。民众对一些“天价”政府采购之所以有意见,正是因为,这些钱花得不明不白。”一个主动接受“网友曝”、经得住“网友曝”的政府采购,才能称得上是“阳光采购”。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请结合采购门事件,谈谈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6)
(2)为实现 “阳光采购”,我们在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方面应做哪些努力?(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根据辩证唯物论的有关方法论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材料一: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08年的220. 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98. 8亿元,年均增长22. 6%;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1年的39%提高到2012年的51.7%。中微子振荡第三种形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黑格斯粒子等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科技创新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材料三:2014年8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我们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率先攻坚克难,在推进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勇于先行,努力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为国家多做贡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依据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上海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原因。
2014年6月27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公布。作为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对信用建设提出一系列任务。这将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发活力、防范风险起到重要作用,令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材料一:信用是最大的社会资本,诚信是持久的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各类失信乱象的出现也许无法避免。关键是,我们不应回避和习惯,而应直面和行动。
在我们的时代,完善的信用体系和有效的信用机制,是确保整个社会实现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受到应有惩罚,让守信者获得应有褒奖,公民的信用意识才能真正建立。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材料三:为保障食品安全, S 省找准“起点”,整治生产环境,采用公司加农户的集约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农业,夯实食品安全基础;聚集“焦点”,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破“难点”,建立黑名单制度和诚信档案,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打造“亮点”,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食品安全全民参与、社会共治。
请问答:
(1)在哲学的意义上,守信与失信行为体现了两种性质相反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据此说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诚实守信的意义?
(3)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加强政务诚信、提高公信力?
(4)请你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S 省是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要求的?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以来,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某校高二某班同学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
情境:同学们通过新闻了解到,2008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一年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从“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保增长、控物价”,再进一步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特别是11月份以后,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4万亿元投资安排,从解决企业困难到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到调整部分产品关税,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燃油税费改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问题: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