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⑴才美不外。 见:_____________      
⑵执策而之。 临:______________
⑶愿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⑷去而之。 顾: _______________
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和氏璧》,完成后面问题。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①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②,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③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注释】①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②薨:古代诸侯死叫“薨”。③ 理:雕琢,加工玉石。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厉王薨()②献武王()
③使人问其()④命名曰“和氏璧”()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又和为诳

A.策之不其道 B.光先帝遗德
C.中有足乐者 D.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和 乃 抱 其 璞 而 哭 于 楚 山 之 下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从故事中你看出卞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于园(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瓜洲五里铺(2)卧房(3)颓然碧窈(4)富人于五所
用(∥)标出下列长句中的停顿。(只限两处)
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名楼 \ 空奇 B.池中奇峰壑 \ 哀转久
C.长艇子\ 及其日中则探汤 D.主人处处款 \亦荆吴形胜最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2)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说说“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这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1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反。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知名素:②悉割半为薪:
③明去旦:④侃犹不反: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3分)

不躬不亲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此群臣之所奢汰也。《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桓公曰:“善。”于是更制纯棉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说苑·反制》)
注释:①桂之浆:桂花调制的汤。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练紫之衣(2)财用
(3)君(4)于是制纯棉之衣
请选出与“君好之,臣服之”一句中两个“之”字用法不相同的句子。()

A.家人发箧视之 B.主人处处款之 C.事列《神仙》之传 D.读之竟日

请翻译下面句子。
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

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这个短语是: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尽以家财付孝基”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其道 B.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C.土石凸者为丘 D.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斥②富人病
③孝基④不复有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其子丐于途。

(2)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