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猜想:A.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C.跟物体的重力有关;D.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设计方案并用相同材料的斜面和物块进行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实验次数 |
斜面 倾角 |
粗糙 程度 |
物块重力G/N |
斜面高 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① |
30º |
粗糙 |
1 |
0.5 |
0.7 |
1 |
0.5 |
|
71 |
② |
30º |
稍光滑 |
1 |
0.5 |
0.6 |
1 |
0.5 |
0.6 |
83 |
③ |
45º |
粗糙 |
1 |
0.7 |
0.9 |
1 |
0.7 |
0.9 |
|
(1)请你替小明在表中两个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2)通过对比 两次(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A.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越 .
(4)若要验证猜想C,应控制不变的量是:斜面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 。
小月同学们想测量家中热水瓶中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所示;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软木块的质量为g,软木块的体积为,软木块的密度为kg/m3。
(2)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______ (大于/小于)实际密度.
(4)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选填
“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请你读数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
(2)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3)图丙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__KW·h;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10Ω,有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6V。
(1)本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_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图甲中已有部分电路连好,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某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的亮度很暗且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多次测量,其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实验后,小红还想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她选用两个电阻R1、R2(R1≠R2),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小红分别用电压表测出了R1、R2两端的电压。请你判断:通过以上操作,她能探究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吗?
(选填“能”或“不能”),你判断的依据是:。
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一根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小华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他是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的。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保持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