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连接仪器,并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
|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 |
|
有二氧化碳产生 |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
|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即试管内的残留固体究竟是:NaOH 、Na2CO3、Na2O中的哪一种?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 ℃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390 ℃沸腾不分解;
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 。(填化学式)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竹子里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将从竹子里收集的两瓶气体与两瓶空气进行对照实验:
(1)将点燃的木条同时伸入两瓶气体中,发现木条在竹子里气体的旺盛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的要低.该实验可证明竹子里的气体一定含有 .
(2)将澄清的石灰水同时加入到两瓶气体中,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竹子里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可证明竹子里的气体一定含有 .
根据以上两个对比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从量的多少方面与空气比照,我们可得出的两个结论是:① ;② .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
温度/C |
二氧化锰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的时间/s |
1 |
5 |
1 |
20 |
0.1 |
4 |
16.74 |
2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3 |
30 |
5 |
35 |
2 |
49.21 |
|
4 |
30 |
5 |
55 |
2 |
10.76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提出问题]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假设]猜想①:Cu>Cr>Ag猜想②:Cu>Ag>Cr 猜想③:
[查阅资料]
①镉(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价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硝酸镉都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化学方程式 |
取适量镉、铜、银与试管中,加入适量 稀盐酸(或稀硫酸) |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
写出镉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取适量铜片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 |
, |
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 |
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反思]实验中需对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质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为了验证小红的结论,小红进行了下面是的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呈 . |
废液中只有 ,自己的猜想正确 |
(1)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
(2)如果想要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请补充完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石蕊溶液 |
废液变为 |
②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有气体产生 |
③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3)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过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2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通常用如图3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 .
A.浓硫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
C.生石灰 | D.氯化钠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