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做了如下所述的实验:
实验(1)




①10克水中加入2克
碳酸钙
②10克水中加入2克
氯化钠
③10克汽油中加入2克氯化钠

上述实验中可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①和②对比可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和③对比可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实验(2)

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项目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KNO3
20.9g
31.6g
45.8g
63.9g
85.5g
110g
138g

 
物质A是        (填“氯化钠”或“硝酸钾”);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交流】
(3)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4)通过学习大家知道我国淡水资源缺乏,而海水淡化是未来生活一种重要来源。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 “溴”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填“左侧”、“右侧”或“中部”)。
(5) 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

1) 加入絮凝剂A的作用是,操作①的名称是
2)下列对该操作①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填编号)
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该操作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C.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 D.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3)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② 应选用三幅图中的装置是(填序号),
操作③ 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图A所示实验集气瓶中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酚酞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图C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E. 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其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