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
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
(2)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min后Z的生成速率与2min末Z的生成速率 (“是”或“否”)相等,理由是 。
海水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很多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要以简单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呈弱碱性。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提溴过程一般分三步,①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l2,将其中的Br-氧化,2Br-+Cl2=Br2+2Cl-,再用热空气吹出溴;②然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NaBr、NaBrO3,③最后用硫酸酸化5NaBr+NaBrO3+3H2SO4=3Na2SO4+3Br2+3H2O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海水浓缩后还要进一步处理才能通入Cl2,处理的方法是,目的是,步骤③用硫酸而不用盐酸酸化的原因可能是;
(3)为了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l2,可向工业Br2中 ;
a.通入HBr b.加入Na2CO3溶液 c.加入NaBr溶液 d.加入Na2SO3溶液
(4)海水制溴的原理体现了化学工业中“富集”“放大”思想。以海水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分三步,试写出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两种或多种。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448mL(标况)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将上述滤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2.33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另一份中通入过量CO2得到1.56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原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将结果填入下表(可不填满)。
| 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 |
|||||||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甲、乙两池的电极材料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NO3)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填“铁”或“碳”)棒;乙池中的(填
“阴”或“阳”)极。
②乙池中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方程式是,乙池碳极上
电极反应属于(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
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12和I2物质的量
之比为5:1,且生成HCl和另一种强酸,该强酸的化学式为。
④若乙池中转移0.1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1L,则溶液混匀后的pH=(不考虑所生成的气体溶解在溶液中的情况)
常温下,如果取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
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0.1 mol/L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3)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Na+)-c(A-)=mol/L,
c(OH-)-c(HA) =mol/L。
(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
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将同温度下等浓度的四
种盐溶液:
A.NH4HCO3 B.NH4A C.(NH4)2SO4 D.NH4Cl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填序号)。
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Cl3+3H2O
Fe(OH)3+3HC1;△H>0。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
体中加入Mg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2)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3)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浑浊,应加入。
(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固体,过滤
后再加入足量盐酸。MgCO3固体能除去Fe3+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