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①攘:rǎng,偷。 ②损:减少(偷鸡的次数)。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君子之道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文章从“普明日复奏其人”到“卒用其人”写得太罗嗦,不如改成“普一再坚持,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你同意吗?为什么?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像赵普一样具备“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优秀品质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你举出一例,要求能写出姓名和简要事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管夷吾举于士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及其稍长  

④或因而抄录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3)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化作春泥更护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

D、马作的卢飞快

(4)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文言文《口技》译文,完成下列各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会:宴会)

B.宾客意少舒(少:稍微)

C.众妙毕备(毕:全)

D.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于”与例句中的“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A.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升序》)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B.选文最后一段再次交代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前面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C.选文中的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里是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D.选文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选文第三段“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就属于典型的侧面描写。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恃:凭借。④瓶:水瓶。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⑥顾:难道,反而。

(1)解释加点的词。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子何恃而往

  

③越明年

  

④年且九十

  

(2)下边加点词的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惧其不已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B.而山不加增

日出而林霏开

C.以告富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吾欲之南海

辍耕之垄上

(3)翻译句子

①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

(5)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委而去之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亲戚畔之  

④故君子有不战  

(2)翻译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本文开篇用两个“不如”强调了“①  ”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借战争论述了施行 ②  的重要性。

(4)下列与选文相关的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两章》中两篇选文的结构方式不同: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

B.孟子善用对比:本文把“多助”和“寡助”作对比,《鱼我所欲也》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C.本文中四个“非不”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三个“莫不”(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都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

D.《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是“得道”的表现,《陈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是“失道”的结果。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记承天寺夜游》)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3)下列句中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似/与游者相

(4)【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后,请分析两文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