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分)试比较下列三类细胞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结构比较:(以“+”代表相应结构的存在,以“—”代表相应结构不存在)
比较项目 |
酵母菌 |
蚕豆叶肉细胞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细胞壁 |
|
|
|
细胞膜 |
|
|
|
细胞核 |
|
|
|
液 泡 |
|
|
|
叶绿体 |
|
|
|
(2)从上表比较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一般呈球形,而蚕豆叶肉细胞呈长方形,从细胞结构上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与蚕豆叶肉细胞相比较,前者明显缺少( )
A.细胞核 B.液泡 C.细胞壁 D.叶绿体
下图1表示美国J.Craig Venter研究所创造“人造生命”的过程,图2是山羊细胞(假设2N=4)的部分生命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用吡罗红对山羊细胞进行染色,所染色物质为 。
(2)图2中若G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质需要哪些具膜细胞器协助 。
(3)图2中C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的 时期。
(4)F、G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出现了稳定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以上的甲、乙两种结构的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__________ _。
(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 __。甲的D结构中发生的反应称_________,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看,是由于D中有_____________。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_____________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图中的序号)_________,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填名称)__________。
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②上的 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 ] 提供的能量。
(2)在乙图中:A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B细胞内有 个DNA分子 ,C细胞内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乙图中代表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
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
(2)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所需酶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和 。
(3)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 、 等。
(4)2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0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0 |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