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集中体现在

A.“九十五条论纲”中 B.《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中
C.《圣经释义》中 D.《基督教原理》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A.找到了德意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B.强调普鲁士应该担负起领导统一的重任
C.对威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D.为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指明方向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民主 B.联邦制机制 C.总统制政体 D.两党制特色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A.宗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
B.罗马法完全抛弃理性原则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A.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贵阳人口从12万猛增至35万,商号8年间增加2.82倍,资本扩大115.9倍。1941年7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贵阳由县升格为市。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A.贵阳是抗战时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
B.抗战时期民营企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
C.近代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
D.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和发展经济的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