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将与国际节庆协会合作,于2011年10月28日至30
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二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某校高三(7)班同学开展了
“走进传统节庆,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节庆,让文化更璀璨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
世代相传 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节庆内容可分为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社交游乐
节庆等;从节庆时代性可分为传统节庆(如春节、元宵节等)和现代节庆(如旅游节等)。
中华56个民族的节庆文化丰富多彩,我国各个地方政府每年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达9000
多个,其中1/3的节庆是由民族地区举办的。为扶持民族节庆知名品牌,本届峰会期间将举
行2011“民族节庆奖”评选、颁奖活动,评选依据国际节庆协会的权威评价体系,以节庆
的民族性、国际性、创新性为重要评选指数。获奖节庆和城市将进一步向国际节庆协会推荐
参评“IFEA国际节庆奖”。
(1)结合材料,解读我国扶持民族节庆品牌的文化价值。民俗,让经济更繁荣
本届峰会将以“打造民族节庆品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主
题。同学们上网了解到,节庆是民俗风情旅游的重要物质依托,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组
成部分。民俗风情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
娱乐、节庆、礼节、婚恋、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
和禁忌。由于民俗风情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价值,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
现代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献计献策。
我心目中的精彩节庆
“2011优秀民族节庆”评选将设立“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最具国际影响力节
庆”奖、“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奖等四个奖项,推选活动的网
上公示投票活动在中华节庆网进行。每天均有大量来自国内外的网民通过网上公示投票
专题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中华民族节庆。
(3)请就材料中的四个奖项之一,提出你心目中的候选对象,为它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并从哲学角度说明理由。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结合材料,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也出现了诸多不良文化现象:逢年过节主要寺庙总是香火缭绕,前来参拜的主力---老板、官员等往往祈求发财、升官、消灾;一些推销淫秽服务、地下赌博和毒品交易的信息仍然充斥互联网和手机网络;少数“富二代”、“官二代”生活铺张浪费、彼此炫富;佛山“小悦悦事件”召示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少德的时候”;恶炒凤姐、走光等等“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盛行。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现阶段仍然存在各种不良文化现象?
(2)根据材料,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角度,就如何解决现阶段的不良文化现象提出方法论建议。
(16分)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过去“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
材料二某网站推出以“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你关注什么?”问题的网上调查,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其中有20余万名网民投票选出了今年人大最受关注的问题。其中居前列的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根据材料一,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原因。(10分)
(2)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回答,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共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贸易、领土、资源等方面与一些国家发生矛盾,如何在国家主权、利益与和平之间实现平衡是对党和国家的严重考验。
材料一2013年1月12日,朝鲜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片反对声中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爆炸当量约为6000-7000吨。1月19日,俄罗斯副外长表示:俄支持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新制裁措施,但反对影响到俄罗斯与朝鲜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关系。
材料二在2013年l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14次提及“和平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中国和俄罗斯对朝鲜核试验做出上述表态的政治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如何做到和平发展。
(共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美丽中国”,这六个字勾画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
注:①据有关专家预计在人均GDP达到2万至 2.5万美元时会迎来CO2排放量下降拐点;②2012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141美元
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1月12日统计)
注: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见下表左边一栏“措施”)。
措施 |
经济生活依据 |
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
示例: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
①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
① |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
② |
③加大财政的补助力度,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
③ |
④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
④ |
材料三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坚定不移地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l)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请比照材料二表格中的示例,将报告中提出的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按照顺序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说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