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I1=738kJ/mol  I2 =" 1451" kJ/mol  I3 = 7733kJ/mol  I4 = 10540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2)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4)G位于                 区,价电子排布式为                           
(5)DE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              
(6)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                 ,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7)F元素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若设该晶胞的密度为a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F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则F原子的半径为             cm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一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HCl、SnCl2、H2SnCl6、As、H3AsO3、H2O,
已知:As是产物之一。
(1)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或生成)HCl_______mol;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在相同条件下,第VIIA族元素的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b.Sn和Pb位于同一主族,其+4价的化合物均很稳定
c.在相同条件下,还原性顺序:S2->I->Fe2+>Br->Cl-
d.在上述反应中,氧化性:SnCl2>As,还原性:H3AsO3>H2SnCl6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 +NaClO===NaHCO3+HClO
C、CO2 +H2O +C6H5ONaNaHCO3+C6H5OH
D、CO2 +H2O +2C6H5ONa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CH3COONa+HCN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05 mol/L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填编号);pH最大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①C6H5OH ②CH3COOH ③HCN ④HClO ⑤H2SO4 ⑥HCl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蒸发KCl和NaNO3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
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先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可获得小苏打晶体
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______________;
将KI溶液和AgCl固体混合搅拌,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 SO42。在含3 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写出b点到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当溶液中的I为0.4 mol时,加入的KIO3为_________mol 。
(4)若往100 mL1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含X的物质记C,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也产生红褐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人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X为
A.SO32B.SO42C.CH3COO D.SiO32
(3)B的水溶液显性,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0.02 molA与0.0 1mol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保留一位小数)
(5)将Cu投人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填相应的离子符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 、FeCO3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
(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____+□_____==□Fe(OH)3 +□CI-
(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式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_。


Mg(OH)2
Zn(OH)2
MgCO3
CaCO3
开始沉淀的pH
10.4
6.4


沉淀完全的pH
12.4
8.0


开始溶解的pH

10.5


Ksp
5.6×

6.8×
2.8×

(5)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______(选填序号)。
a.大理石粉b.石灰乳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
(6)“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