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4 g CuO、Fe2O3混合物跟足量C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了1.44 g,反应后全部气体用0.7 mol/L Ba(OH)2溶液100 mL吸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生成的CO2体积为2.016 L |
B.吸收CO2后的溶液中一定有Ba(HCO3)2 |
C.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质量比 |
D.若将质量相同的混合物加过量硝酸溶解后,再加入100 mL的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量,由此可求得c(NaOH)=1.8 mol/L |
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NH4+,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pH升高 |
D.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H4)3 PO4 |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得到的滴定曲线 |
B.图②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g) + O2(g)![]() |
C.图③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
D.图④表示化学反应H2(g)+C1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 kJ/mol |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Y、Z和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
C.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是离子化合物 |
D.X、Y、Z和W可以组成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4∶1的离子化合物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控制制取少量的CO2气体 |
B.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
C.用图丙所示装置可以说明反应2NO2(g)![]() |
D.用图丁所示装置可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