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河南省国民经济扣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为核心,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推动我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
材料二:2012年j月,郭庚茂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1)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建设经济强省,我省应如何解决面临的困难?(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为传承中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出好的建议。(两条即可。2分)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为河南的文化强省建设做贡献?(两个方面即可。4分)
全国老龄办等多家单位2013年11月17日在北京联合启动"孝行天下"主题系列活动。主题为"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促进和谐,温暖社会"的"孝行天下"主题系列活动,包括"寻孝、宣孝、行孝、展孝"四大板块。
某校积极响应,并特邀你参加"孝行天下"主题系列活动。
⑴寻孝:寻找一位孝亲敬老典型人物。
⑵宣孝:可以哪些方式宣讲孝文化?
⑶行孝:你能为空巢、失独老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⑷展孝:请你介绍可以通过文艺展演形式传播的孝文化。
2011年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和群众游行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不断巩固和发展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把西藏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
据此回答:
(1)我国在西藏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除西藏之外还有哪几个自治区?(写出简称即可)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国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中国的号角。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作为施政理念。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已有100多个城市将建设“幸福城市”作为施政目标,显得更加的人性和符合民意。
据悉,某校团委将举办“小康社会与幸福中国大家谈”讨论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简要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的信心依据。(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你“心目中的幸福生活”。
(3)作为中学生,你将怎样为建设幸福中国作贡献?(三个方面即可,6分)
材料一: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材料二:2013年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原则,在法治国家,维护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基本职能。
材料三:2013年3月7日晚,北京市月坛中学学生李艾和同学李想、陆绯来到部分代表委员的驻地,送上了一份名为《减少雾霾天气,大力推广有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措施》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李祥斌读过学生的建议后,接受建议并形成提案带上两会。
(1)材料一说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体现全国人大行使哪一职权?
(2)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
(4)材料三中李艾等同学行使了哪项政治权利?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这一权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细品报告中的关键词,“改革”一次出现57次,名列第一,“发展”37次,“经济”34次,“公平”11次,公报向世人展示出一幅大有前头的发展蓝头。
报告还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制度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党和政府时刻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表明什么?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宣言,而今正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来践行。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3)为什么近几届的全会每每都要提起“公平”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