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没—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请举两例。(2分)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三 ……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林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
(4)我国的土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10分)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评……
材料二:
政治上 |
经济上 |
|
7世纪中期 |
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
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
材料三: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3)(4)两小题:
(1)“商君”是谁?材料一主要记载了他的什么活动?他的这一活动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它主要吸纳哪个国家的文化精华?(3分)
(3)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完成的?这次民族大融合主要促进了哪两个民族间的融合?(3分)
(4)我们肯定(3)问中的这一历史事件,主要是因为它()(1分)
A.得到了汉族地区的支持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D.巩固了贵族的统治地位
(10分)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二:“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材料三:“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4分)
(2)材料二选自的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统治者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3分)
材料一:下左图是2010年10月,《环球》杂志20期封面:一个朝鲜半岛与N个美国总统。
根据材料一,回答第(1)(2)题。
(1)请说出在冷战时期,美国发起的涉及这相关两个国家的历史大事。
(2)中国当时对这两国的历史大事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材料一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最早兴起的时间和国家分别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2)在材料一的该运动中出现的一位意大利籍艺术大师是谁?写出他的2部代表作中的任意一部。
(3)材料一中的该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所说的大人物是谁?该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